01 April 2010

I Wish I Am 錢瑪莉



「I wish I am 錢瑪莉」


前天晚上,臨睡覺前,我在面書上留下這一句。

翌日,收到留言:
「I wish I belong to the 80's - not born post-80's, but was already grown up then ....」

啊,多窩心的說話啊。Can't agree more lor!!!

的而且確,我們這群生於八十年代的朋輩,經常都為著錯過 / 未及參與過七、八十年代的美好而嘆息。

好像錢瑪莉 / 鄧小宇的《穿Kenzo的女人》,開始在《號外》連載時,我們都還沒有來到世界,及至八十年代初停止連載時,我們其實還未學懂書寫自己的名字。

然後,二十年就過去了。傳統英式口音的英語,高桌晚宴的踢死兔,全部淪為口耳相傳的大學神話。於是,能夠成為我們摹仿攀附的對象,今天就只有憑空想像的王迪詩




------------------------------------------------------------------------------




《穿Kenzo的女人》


話說前天我因為工作上的一些渾滯和運滯,弄得心理有點不平衡 (!)。

回家路上原打算買兩個西柚 (??),可是天意不知怎的總喜歡弄我,超市內的那些西柚全都凹凹凸凸或者花斑斑的。這樣一搞,原本有點不平衡的心理霎時就變得「好唔平衡」。剛好路經書店就覺得可以買本容易入口的小說消消滯,於是就閃過不如買本新版《無城有愛》的念頭 (ok,《無城有愛》對於很多人應該不是容易入口的,可當你明白本人對董啟章的喃喃哦哦讀得特別起勁時,《無城有愛》的「容易入口」就變得相當容易理解了…對不對)。

結果,在步向《無城有愛》的書櫃途中,就被《穿Kenzo的女人》的包裝盒給引了過去。




------------------------------------------------------------------------------




大眾偶像錢瑪莉


決定買下《穿Kenzo的女人》,除了因為包裝的精美,其實也有少許想湊湊這股「錢瑪莉」熱。

近來,不知何故,定時定候在云云的最新出版裡頭,總有一本特別跑出,熱捧的程度基本上就是「只要不是文盲」,「沒有文字恐懼症」的人,都會明確表示自己正在讀著同一本書,並滔滔不絕的分享讀後感。較早前有《小團圓》,熱的程度是隨手打開一個BLOG,都能找到或長或短的相關BLOG文。然後輪到的是《1Q84》,再之後,就有現在熱潮已經開始冷卻的《穿Kenzo的女人》。

對於大眾同時表態正在閱讀某本讀物的現象,我實在是感到有點莫名其妙。自我懂性以來,出版業一直都是這樣不斷有新品上架,又不見得小時候有出現過群情洶湧地去讀某一本新出版。

無論是之前的《小團圓》還是《1Q84》,我都沒有被熱潮激發過閱讀的衝動。這次的《穿Kenzo的女人》,實在也沒有預備過要買。大慨當天心理實在不平衡,舉動有點失常,付款的一刻大拿拿百三蚊對於糧尾的我也真有點肉痛。

不過,我也慶幸自己買下了《穿Kenzo的女人》,讓我能夠在廿年後的今天靠邊感受一點八十年代的光采。在所謂的中環精英也腳踏灰色黑皮懶佬鞋的今天,《穿Kenzo的女人》讓我們這一輩見到曾經在香港出現過讀得玩得的知識份子和身光頸靚的中產優皮就顯得份外重要的。


------------------------------------------------------------------------------



真實的錢瑪莉


書,一個晚上只讀了馬家輝和鄧小宇自己寫的序,還有開首的三四篇。

作為睡前讀物,《穿Kenzo的女人》真是非常適合。每晚讀幾個短篇,互有關聯又不會讓人牽腸掛肚要一直追讀下去,不休不眠。

特別提一下馬家輝的序,精彩。即使把它抽出來當成讀立文章來讀,也是一篇精彩的文研 / 評文章。



另外,書本除了吸引的包裝 (事實上,紫黑相間的Pattern與我那條Sonia Rykiel頸巾是完全一樣囉!是同一隻紫同一隻黑囉想點!),鄧小宇也親手為書本簽名。我不肯定他是不是有為所有的《穿Kenzo的女人》簽名,可是,這個動作已經讓我覺得作者好重視自己的作品,也是作者好想讓讀者覺得作者好重視讀者 (!!語障發作!!)。而且,這也頓時讓我覺得「錢瑪莉」,好‧真‧實‧ (但係個簽名係「鄧小宇」囉!)。



最後,我真心認為我的同代人都應該讀一下這本書。而且,如果你愛讀王迪詩的專欄,那麼你一定會喜歡《穿Kenzo的女人》,特別我身邊的幾個女孩子,我有預感,你們一定會喜歡。

。10個推介。

1 comment:

Katze said...

好幾年前買下的十八相送....看不明....之後他再出的小說也不敢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