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July 2009

轉載: "re-post: 膠 袋 稅 令 我 O 嘴"

這不是我打從第一天開始就搞不清楚的邏輯嗎?

超市派膠袋,裝完貨返屋企再裝垃圾,一個膠袋起碼用兩次
超市唔派膠袋,屋企依舊要用垃圾袋,於是走去買膠袋,一個膠袋只用一次來裝垃圾

無膠袋派,你屋企會少左垃圾嗎?


轉載自袁彌明 Erica's blog

re-post: 膠袋稅令我O嘴

日期:2007年5月26日

提提大家
......政府為了硬銷政策,引用了愛爾蘭及台灣徵收膠袋稅後,購物膠袋派出量分別大大降低90%及80%的空前成功例子來引環保團體和人士就範。並預計政策實施後,每年膠袋總用量會由84億個減至74億個。將來,徵稅商店範圍擴大,用量會進一步減少。

商舖買定紙袋替代>

所謂成功例子愛爾蘭為例,膠袋稅順理成章令超市所派發的膠袋數量減少,但另一邊廂,用來圍垃圾桶邊的垃圾袋銷量卻直線上升1000%。諷刺是根據TheBritishRetailConsortium調查指出,愛爾蘭的總膠袋用量經兩者互相抵銷後,根本沒有減低。

由於膠袋徵稅,愛爾蘭的商舖士多,都買定一堆紙袋,希望沒有帶購物袋的顧客可以逃過一劫。大家又是否知道1噸膠袋有105,560個,而1噸紙袋只有18,000個。差6倍之多!加上製造紙袋所須的能量比製造膠袋高出40%,比較兩者之間的價格差別已可推斷出來。貨車為了運送紙袋,令愛爾蘭的商舖區交通比以前繁忙了4倍,塞車和送貨所耗用的油和經濟損失,不知特區政府有否考慮過呢?

那,用布袋購物不就解決了嗎?唔……可我問你,你每日平均製造3袋垃圾,這個定律會因你用布袋去超市而改變嗎?答案是否定的話,膠袋的用量還是不會下跌,除非有比膠更適合裝垃圾的發明出現。

大家又知不知道,原油只有2%是用來造膠,有84%是用作基本能源。要搞環保,由膠袋做起又是否最明智呢?

政策一旦落實,我應該馬上轉行從商,開廠造膠袋。首先要發明一批tube-top(無手挽)膠袋,逃過罰五毫的厄運,袋上實情有虛線,可沿邊撕開,成為手挽。接再造一批特大膠袋批給超市,反正不論膠袋大小都要罰五毫,不如要個大的。最後,我會將三個膠袋包為一pack放在超市上架,賣平過$1.5的話,應該都有市場。

膠袋使用者 袁彌明

No comments: